焦作事业单位备考资料

首页 > 备考资料

2020 河南事业单位招聘备考时政热点解析:减税降费

华图教育 | 2020-02-21 15:30

收藏

焦作人事考试网发布:2020河南事业单位招聘备考时政热点解析:减税降费。 微信公众号:焦作华图(jiaozuohuatu),个人微信号:(jzht555)。

  两会热点4 减税降费

  【背景链接】

  李克强总理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在2018年我们“着力减税降费”“下调增值税税率,扩大享受税收优惠小微企业范围,出台鼓励研发创新等税收政策。全年为企业和个人减税降费约1.3万亿元。”

  报告还强调,2019年要:

  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普惠性减税与结构性减税并举,重点降低制造业和小微企业税收负担。深化增值税改革,将制造业等行业现行16%的税率降至13%,将交通运输业、建筑业等行业现行10%的税率降至9%,确保主要行业税负明显降低;保持6%一档的税率不变,但通过采取对生产、生活性服务业增加税收抵扣等配套措施,确保所有行业税负只减不增,继续向推进税率三档并两档、税制简化方向迈进。抓好年初出台的小微企业普惠性减税政策落实。这次减税,着眼“放水养鱼”、增强发展后劲并考虑财政可持续,是减轻企业负担、激发市场活力的重大举措,是完善税制、优化收入分配格局的重要改革,是宏观政策支持稳增长、保就业、调结构的重大抉择。

  明显降低企业社保缴费负担。下调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各地可降至16%。稳定现行征缴方式,各地在征收体制改革过程中不得采取增加小微企业实际缴费负担的做法,不得自行对历史欠费进行集中清缴。继续执行阶段性降低失业和工伤保险费率政策。今年务必使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社保缴费负担有实质性下降。加快推进养老保险省级统筹改革,继续提高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比例、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我们既要减轻企业缴费负担,又要保障职工社保待遇不变、养老金合理增长并按时足额发放,使社保基金可持续、企业与职工同受益。

  【深度解读】

  1月17日,财政部、税务总局发布了《关于实施小微企业普惠性税收减免政策的通知》,此次减税将惠及1798万家企业,占全国纳税企业总数的95%以上。2019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将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和明显降低企业社保缴费负担作为今年的政府工作任务,此项工作将会使各市场主体受惠,进一步为企业减负担,为市场增活力。

  减税降费将会推动小微企业活下来,走下去。这项工作的直接受益者便是制造业和小微企业。众所周知,小微企业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增加就业的水

  时政热点解析

  笼头、科技创新的助推器、社会稳定的好帮手,是我国实体经济的基础。然而,我国小微企业的生存周期并不长,很多小微企业倒在了3年的门槛上。这与我国投融资环境、市场竞争以及小微企业的管理等诸多因素有关。美日两国的中小企业寿命分别为8年与12年,而这两个发达国家都以税收优惠来促进本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并取得了极大的成功。2018年我国减税降费规模约为1.3万亿元,各市场主体因此获得了极大的鼓励。而今,在实现普惠性减税的同时对小微企业进行结构性减税,“全年减轻企业税收和社保缴费负担近2万亿元”,彰显了国家切实为小微企业减负的决心,有利于小微企业增强生命力,在严酷的市场经济竞争中存活下来。

  另一方面,小微企业要想从“小”到“大”,复刻阿里巴巴、华为等企业化茧成蝶般的成功,成为某一行业的领军者,必须要增强本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科技创新的主体在人,小微企业普遍面临着人才短缺的困境,而在经济寒冬下,减税利好可以降低小微企业的成本、提高小微企业的利润,降低社保费率“有利于企业轻装上阵,进一步增强企业的获得感”。如此双管齐下,小微企业就有更大的能力引进高素质人才,投入科研资金,推动科技创新。只有以科技创新作为小微企业的生存之基、发展之本,它们才能将自己融入我国产业转型的历史大潮中,在时代的浪潮中书写下自己的姓名,更加坚实地走向下一个世纪。

  减者,增之道也。寒冬已过,春风吹来,小微企业在这波利好政策中,会迎来属于自己的春天。

  【时评文章】

  减税降费重在落地

  “政府干的,都应是人民盼的。”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减税降费的新提法格外引人关注。李克强总理提出,2019年中国要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近2万亿元的减税降费,重点降低制造业和小微企业税收负担。

  这无疑是又一场“甘霖”。在此之前,根据中国政府网发布的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量化指标落实情况,全年减税降费规模大约1.3万亿元,超过了年初制定的1.1万亿元指标。

  做减法是一种逆向的智慧。在设计领域,“Lessismore”是一句耳熟能详的名言,意思就是“大道至简”,在剔除了过多的干扰信息后,能被感知的美才能最大化。一个卸掉了过多负担的市场,才有可能迸发出活力。大规模的减税降费政策,无疑直击当前经济运行中的痛点和难点,彰显效率与公平。

  事实正是如此。从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释放进一步减税降费的信号以来,多地政府把减税降费作为重点写入今年政府工作报告。

  第二部分 两会热点解析

  凡益之道,与时偕行。减税降费的重要作用在于激发市场活力、提振企业信心,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活力就是希望,信心就是定力,这就更加要求在改革中实打实、硬碰硬。

  减税降费,首先要做实减法。从“营改增”开始至今,我国已经累计取消、免征、停征和减征1368项政府性基金和行政事业性收费。2016年减税降费超过5000亿元,2017年更是超过1万亿元。政府工作中的减法,就是一场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比如减税降费,势必造成短期财政收支的矛盾和压力。箭在弦上,不可

  不发,需要处理好短期利益与长远发展的关系,关键是政府首先要“勒紧裤腰带过日子”,意识到位,服务才能到位。

  减税降费,重点在于做对减法。优化市场环境,重点在于激发市场活力,更多照顾小微企业和实体经济。全国两会热议如何激发市场活力,通过结构性减税与普惠性减税相结合,实现企业轻装上阵。因此,2019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对于刺激我国经济尤其是实体经济发展而言,无疑是一个对症下药的路径。除此之外,我国经济运行稳中有变、变中有忧,主动应对困难挑战应成为共识。不仅要有重点突破,也要在更多领域加以权衡,更要在一个发展的命题中,不断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真正让减税降费的效应惠及社会。

  减税降费,要更关注政策的落地生根。一方面要坚持需求导向。政府减税降费的决心不可谓不大,但从当前关注的焦点来看,社会舆论对于“减税降费更进一步”的呼声依旧强烈,这就需要进一步细化相关政策法规,让减税降费成为系统性、制度性的顶层设计。另一方面,要坚持效果导向。各级政府是第一责任人,不仅需要时刻把握简化征管程序、优化营商环境的硬性主题,更需要层层负责、层层压实的监督机制,保证政策落地、落实。

  ———来源:浙江日报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