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事业单位备考资料

首页 > 备考资料

2020 河南事业单位招聘备考时政热点解析: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华图教育 | 2020-02-19 15:15

收藏

焦作人事考试网发布:2020河南事业单位招聘备考时政热点解析: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微信公众号:焦作华图(jiaozuohuatu),个人微信号:(jzht555)。

【背景链接】

  2019年3月5日下午,习近平来到内蒙古代表团参加审议。2018年两会期间,他谈到了经济高质量发展、脱贫攻坚、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固。而这一次,总书记重点强调了一个问题。他说,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守护好祖国北疆这道亮丽风景线,为内蒙古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进高质量发展指明前进方向、注入强劲动力,不动摇、不松劲、不开口子。

  总面积位居四大重点国有林区之首的大兴安岭林区、占到中国草场面积35%以上的内蒙古大草原,润泽草原的北方最大淡水湖呼伦湖……翻开内蒙古自治区

  的地图,森林、草原、湿地、河流、湖泊、沙漠等多种自然形态,构成了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屏障。面对复杂的生态系统、繁重的保护修复任务,如何统筹好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要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要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既有高屋建瓴的方法指导,也有细致入微的把脉要求,内蒙古生态状况如何,关系到华北、东北、西北乃至全国的生态安全。

  【深度解读】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彰显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地位。此次,习总书记与内蒙古代表团代表之间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交流,传达出多个重要信息。申论考试中也会涉及生态文明建设相关内容,下面从两个角度对此次交流进行解读,期以对大家全面、系统理解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有所帮助。

  生态文明建设要有全域视野,从局部到整体,从部分到整体。内蒙古在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中,从当地实际出发,一方面种树治沙,连续15年缩减荒漠化和沙漠化面积;一方面坚持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采取休渔限产等可持续经济发展模式。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北方的生态屏障,内蒙古的生态工作不仅仅关系本地发展,更关系到华北、东北、西北乃至全国的生态安全。从局部到整体,各地的环保工作都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相互配合相互制约,只有立足实际做好当地的生态建设工作,才能取得全局性的环境改善。另一方面,内蒙古自治区生态建设工作重点是荒漠化治理,华北地区的环保重点是雾霾治理,农村地区的环保侧重人居环境的治理,不同的治理项目都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实际出发,有整体意识有集体意识,共同推进生态文  明建设工作。

  第二部分 两会热点解析

  经济发展讲质量,生态建设讲方法,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绿色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统筹好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关系,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应有之义。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处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变过程,转型升级、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对于生态环境建设的制约日益凸显。此时,坚定信念,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积极推进绿色发展模式尤为重要。生态建设要持续推进不动摇,绿色发展理念指导下倒逼高质量的发展,需要认清的是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发展,要以绿色、集约型发展方式取代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依靠的是产业升级和科技创新,而不是资源消耗和环境破坏。

  以上从整体部分、生态与发展两个角度对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内容进行分析,两个角度可能会涉及申论材料主题、解决问题类题目等,旨在多角度阐述。

  【时评文章】

  坚定不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2019年3月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这些重要论述和实践要求,对守护好内蒙古这道祖国北疆的亮丽风景线、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千年大计。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不断丰富和完善。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生态文明建设是其中一位,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中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其中一条基本方略,在新发展理念中绿色是其中一大理念,在三大攻坚战中污染防治是其中一大攻坚战。这“四个一”体现了我们党对生态文明建设规律的把握,体现了生态文明建设在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的地位,体现了党对建设生态文明的部署和要求。要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把绿色发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切实担负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要有战略定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从根本上说,保护生态环境和发展经济有机统一、相辅相成,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推动绿色发展,是长远之策,不是权宜之计,必须咬定青山不放松,风雨无阻向前行。不能因为经济发展遇到一点困难,就想走“回头路”,开始动铺摊子上项目的念头、打牺牲环境的主意,那样做必然得不偿失、遗患无穷。保持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就是要经得起考验、稳得住心神,践行新发展理念不动摇、不松劲,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零容忍、坚决不开口子,牢牢守住生态红线。

  时政热点解析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根本出路在探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建设生态文明,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发展理念、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等各方面的深刻变革,必须摈弃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改变过多依赖增加物质资源消耗、过多依赖规模粗放扩张的发展模式,把发展的基点放到创新上来,让绿色消费成为社会风尚,才能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双赢”。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老百姓过去“盼温饱”,现在“盼环保”,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解决好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环境问题,既是改善环境民生的迫切需要,也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当务之急。要保持攻坚力度和势头,坚决治理“散乱污”企业,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要加强制度建设,把生态文明制度的“四梁八柱”建立起来,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制度化、法治化轨道,实行最严格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为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筑牢根基。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