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试题资料

首页 > 教师资格 > 试题资料

往年河南教师资格证面试考题及解析:综合分析之现象类

河南教师资格证网 | 2018-04-19 16:22

收藏

  1、课堂上,老师提问学生,只提问学习好的不提问学习差的学生,你怎么看?

  【参考答案】老师上只点好学生回答问题而忽略后进生是怕丢自己的面子,但是其实这样是不对的,不仅对自己的教学不够严谨,而且对学生的身心造成一定的伤害。

  第一、应该做到公开公正公平,不应该只是叫好学生去答题,应该给每个学生一个公平的机会。

  第二、学生是成长中的人,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是发展中的人,是具有巨大潜力的人,作为教师,我们对他们应该抱有美好的祝福,我们希望他们成长,那么就不应该只是看到后进生差的一面,他们也在老师看不见的地方努力的加油,努力的去完善一个正在长大的他。

  第三、教师是一个责任很重大的职业,做好一个老师的本分,只叫优生回答问题违背了尊重学生的职业道德。

  总之,上课应该让每个学生都享受到公平,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一视同仁。

  2、有学生因为表扬很骄傲,因为批评很失落,你怎么看?

  【参考答案】学生正处于心理不断发展的年龄,心思细腻,容易因为表扬或批评而出现心理及情绪波动,这些是正常的现象,但老师作为学生成长的引导者,对于学生的这种心理也要给予充分的重视。

  学生因为表扬很骄傲,因为批评很失落主要是学生将奖惩看的太重,这种心理一方面会让学生产生攀比及自卑情绪,另一方面会给班级风气带来不好的影响。作为教师,应该为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引导他们不要过分的看待奖惩,老师的表扬与批评都是为了促进他们更好的学习与成长。我会在以后的工作中加强对学生心理的引导。第一,召开以奖惩为主题的班会,让学生自由探讨奖励与惩罚该不该看的太重;第二,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让学生家长也不要为学生过分强化表扬与批评的概念及重要性,理性教育孩子。第三,在以后的工作中弱化奖励与惩罚措施,让学生正确看待奖惩,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总之,我相信通过以上正确的梳理与引导,学生的奖惩观念一定会有所改变,能够更好的学习与成长。

  3、对于现在的老师与家长沟通都是短信网络,你怎么看?

  【参考答案】教师与家长通过短信、网络等方式沟通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这种方式越来越普遍,我认为应该用辩证的眼光看待这件事情。

  首先,好的一方面在于教师和家长通过短信网络,可以快速有效的了解到学生当前的学习或者生活状况,可以在最快的时间内获取信息,解决学生存在的一些问题。不好的地方在于一味的依赖于短信网络这种联系方式,忽略了面对面沟通的重要性,因为短信网络作为有效的沟通方式,同样也存在着很多问题,比如学生的某些状况通过短信网络并不能反映的特别清楚,家长或教师在表达的过程中,并不能切身理解到对方的情绪表达和真实感受,存在了一定的局限性。

  我认为在平时的沟通交流上可以采用短信网络的方式,但教师和家长也应该定期的进行面对面交流,这样可以做到更好的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切实状况,只有二者相结合,我相信会有一个更好的效果。

  4、一个老师觉得笨的学生是朽木不可雕,你怎么看?

  【参考答案】针对题干中的问题,我认为是错误的观点;新课程标准要求班里无差生,要做到因材施教,对学生要一视同仁;作为一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确实会遇到一些反应不快,学习能力不强的学生,在面对这样的学生时,如若放任不管,会产生更加不好的学习效果,教师在面对这样的学生时,更应该有耐心,有责任,有义务的去帮助他们学习进步,可以按照每个人的接受能力去布置学习任务从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帮助学生进步;同时,教师可以采用让学习好的学生帮助和带动学习进度慢的学生,争取做到共同进步。

  5、贫困助学金都是给了一些有希望考上大学的人,而不是真正贫困的人你怎么看?

  【参考答案】这种现象确实存在于当前的学校管理中,并且较为普遍,我认为应该辩证的去看待这件事情。这样做好的一方面在于将贫困助学金给予有希望考上大学的人,可以让他们有更充足的金钱去购买学习资料和用品,促进更进一步的学习;不好的方面在于,这是国家用来资助真正贫困的人,将钱给了别人,这些真正需要得到帮助的人很可能资金上没有得到帮助,在心灵上也会受到很大的伤害,可能会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学习和身心发展;我认为教育部门和学校应该加强管理,切实落实国家政策,让真正贫苦的人能够感受到国家的重视,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促进学习上的更大进步;同时作为个人,也要积极对学校进行监督,切实保障自身利益不受侵犯。我认为只有这样做,才会得到一个更好的效果。(考生也可以从这是不好的观点去回答。)

  6、老师上课板书和用ppt讲课的方式,你怎么看?

  【参考答案】随着信息技术的发现,传统的教学方式已被改变,越来越多的学校已将多媒体运用到实际教学中,我认为将两种方式结合起来是最好的方式。

  运用ppt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使自己的教学方式多样化,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趣味性。但是也容易出现这样一种现象,即课件做好后,很多老师容易过分依赖课件,不进行备课,只是重复使用课件,并不及时更新课件内容。而运用板书可以将本结课的重难点呈现出来,好的板书是一堂课的浓缩,好的板书更能吸引学生的兴趣,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只有将两者结合起来,既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又能让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7、有一些老师认为把知识讲深、讲透就可以了,你怎么看?

  【参考答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确实会有老师认为把知识讲深、讲透就可以了,这种做法不符合新课改的要求,没有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有:

  (1)老师观念太陈旧,采用的是传统的讲授模式

  (2)教师忽视了学生是教育教学工作的主体

  (3)学校没有起到很好的监督作用

  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教师应该转变教学观念,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注重学生在探索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2)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做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3)学校应监督教师的教学行为,督促教师转变教学观念

  相信通过各方的共同努力,学生可以愉快的学习知识,健康的成长。

  8、新课改要求学生“合作探究”,但仍有很多老师仍是传统的讲课模式,对此有什么看法?

  【参考答案】学生是一个民族传承的希望,是一个国家继续生存、发展的灵魂所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提到转变以教师为主体进行知识传授的模式,改为“以学生为本”或“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主导的学生“合作探究”模式,充分体现了对学生这一群体的重视,这是科学确保教学目标实现的前提。

  在教学活动中,应以学生为主,教师的作用是负责组织、引导、帮助和监控,引导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让学生经历获取知识的过程,关注学生各种能力的发展,促进其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态度与价值观的全面发展,建立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课堂模式,创设和谐、宽松、民主的课堂环境。教师应当将以往追求学习结果转向追求学习过程,真正把学生当成获取知识发展自我的主人。“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切实构建“以学生为中心”主体观。

  但是目前仍有一些老师仍是传统的讲课模式,对此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学校应该落实教师培训,让教师真正体会到“合作探究”学习的有效性及长远意义;作为教师个人也应该转变教学模式,多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及教学方法;作为学生自己,也应该积极主动的去学习,不能完全依靠教师,做到学以致用。

  我相信,通过各方面的努力,“合作探究”学习模式一定能够积极有效的开展,共同促进学生各种能力的发展。

  9、学生学习不努力,你怎么看?

  【参考答案】确实存在一些学生学习不努力的情况,我认为主要原因之一是学生的学习态度不够端正,没有意识到学习对自己发展及成长的重要性,第二,在家庭教育当中,可能家长也没有意识到学生学习态度的问题,也可能影响未来学生的成长和发展,第三,受到一些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认为学习好不如家境好,学习好不如运气好,所以对待这种情况,教师应当联系家长,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取得家长的支持,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奋斗意识。作为教师也应当在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使之明白学习是一生的事情,不仅学在当下,更应该学为未来。通过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共同使用,这样的情况会有所改观。

  10、一位老师要讲优质课,课下和同学讲了很多遍,同学们很反感,作为老师,你怎么看?

  【参考答案】我认为题目中这个老师的做法是不恰当的。好的优质课是在真实中生成的课堂,并且也不应该以牺牲学生的时间为代价,这样是与教学的初衷相悖的。

  教师优质课程建设是为了更好的传授学识,好的优质课要保证以下几点:

  第一,真实性。首先是讲授教师扎实、过硬的教学基本功和随机应变的各种能力是真实的,可敬畏又值得学习的。

  其二,课堂的生成态。无论是教师的学案,还是多媒体课件,还是资料的选取,都立足于教师对课本教材资源的挖掘和应用。教师作为课堂的指导者、组织者的地位更明显了,学生作为课堂学习活动的主体地位充分显现。特别是挖掘和利用多种知识认知渠道,搭建把学生已有知识转化和升华为课本知识的平台。

  其三,新理念性。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尊重学生的意见和想法,对学生的见解给予积极评价,真正体现教学相长形成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

  其四、合作性。教师在教学中采取了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通过协调配合,对学习的内容进行充分的实践和探索,让学生自己找出答案或规律,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考虑到以上因素是做好优质课的基础,并且能够促进良好师生关系的形成。

  11、一个校长承诺同学们读书10本。他就期末在操场爬三圈。结果期末大家都读了,校长爬了三圈。你怎么看?

  【参考答案】校长鼓励学生多看书初衷是好的,但此做法不妥。

  一方面,校长应把工作重心放在教师队伍建设,学生课程建设等方面,督促学生多看书应多由教师去引导。

  其二,引导学生多读书应从让学生知道书籍中的知识之美,知识的作用与力量,让学生自己形成对书的兴趣与渴望,然后再加以指导。

  第三,校长承诺同学们读书10本。他就期末在操场爬三圈,这样的承诺不利于树立校长威信。作为校长,赢得师生的拥护和爱戴,最重要取决于自身的人格魅力、高尚的道德情操、献身教育事业的精神。要用德立身,以理服人,树立自身的“威信”。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